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张炜《小鼓额》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张炜  上传者:tomacc  日期:25-01-08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鼓额(节选) 张炜
一天傍晚,拐子四哥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我的住处。他们身材矮小瘦弱,背着黑黑的行李卷,小心翼翼地跟在四哥身后,每一步都迈得很小。
紧跟在四哥身边的是一个约莫十四五岁(后得知实际十七岁)的女孩子,名叫鼓额。她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高高鼓起的额头,仿佛沉重的额头让她的细瘦身躯,特别是细细的脖颈难以承受。额下是一对圆圆的大眼睛,但这对眼睛又显得过于大了一些。
初春时节,天气尚寒,她却穿着单薄的衣服,裹不住细瘦的身躯,她瘦得太可怜了。
我从见她的第一眼开始就在心里怜悯起来。我在心里轻轻咕哝了一句:“鼓额!”
我一低头,看到了她破碎的裤脚下是黑酸酸的脚背,一双家做的花布鞋破了,露出两个又红又圆的小脚趾。她的头发也有些黄。
鼓额亮晶晶的大眼睛望着我,那目光陌生得可怕。她有点儿慌促。我对她点了点头。
离四哥稍远一点儿的是一个黑乎乎的小男孩,名叫肖明子。他比鼓额高一些,但同样细瘦,头发焦黄,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发质,额头四周只有一些细细的绒毛。年龄也不会大于鼓额。问了一下,得知他刚刚十六岁。
我把他们引进另一间茅屋里,好在住的地方还宽敞。他们自己动手搭地铺,我让万蕙帮忙。
万蕙为我们做了晚饭。她熬了一锅很稠的糊糊,里面放了豆子和甘薯叶,还放了几条我们从海边捡来的小鱼。这又稠又腥、透着鲜味的糊糊配上窝窝、咸菜,我们吃得满头大汗。斑虎吃得一样香甜。饭后它走到两个孩子身边,用鼻子嗅了嗅他们的脸,又用身体偎了偎他们。鼓额有些胆怯,而肖明子笑嘻嘻地伸手去抚摸斑虎,我差不多已经喜欢他们了。
二    
春天的太阳晒着葡萄园,让斑虎的毛色更加鲜亮。四哥的脸上渗出一层黑油,鼓额和肖明子活蹦乱跳。他们的身体都出奇的柔软,好像特别适合在这春天的沙土上滚动。他们毫无羞涩地在一起劳动,厮打玩耍。我看着他们,心里无比愉快。
我在这个春天里想起了童年的一棵树。
它长在我们的小茅屋旁边。那是一棵巨大的、一到春天就开出密密花朵、招引了无数蜂蝶的李子树。蜂蝶在我头顶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银亮的李子花在月色下闪光。安静的夜晚没有一丝风,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打扰我。我就攀在李子树粗粗的枝干上,像一只大鸟那样伏卧着。我沉浸在奇怪的幻想里,那时候我刚刚十七岁。我想象我会走很远很远的路,我将做一个传奇人物。所有的树木、狗、人,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伤害我。有一种神灵在暗暗护佑着我,她在向所有的人无声地宣布:这可不是一个平凡的人物,这是一个能够改变土地和天空的人……我狂妄地伸展着身子,细小的枝丫被我压折了,我丝毫都不怜惜……那些夜晚我神气十足地在李子树上举目远望。膝胧的月色下,我能看得很远。我汲取了那一片园林深长的香气和真正的营养。
当然了,我那时所有傲慢的打算后来差不多无一例外地落空,只有一点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后来真的走到了远方。我独自踏上了崎岖的山路,两只脚差不多都给磨穿了。手上、胳膊上,到处都是野荆子划成的口子。有一次我从山上滚落下来,差一点儿失去了生命……
我这会儿久久地想着与我的童年连在一起的那棵树。在这个春天里,我好像第一次意识到童年一去不再复返。与童年有关的一切,能够决定我的童年的那些人和事,让我深深地怀念;那些妨害了我,加害于我的人,已经无从痛恨,我甚至不愿意回忆他们。我刚刚进入中年,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宽容了,这真是奇怪啊……
温暖的阳光下面,略微有些烫人的沙子上,鼓额和肖明子在嬉闹……
我被太阳晒得蜕了一层皮,第二层皮也很快就要蜕掉。我的头发里布满了沙子。我觉得全身都被沙土沾满了。我没有地方洗澡,也不想洗澡。我只等天气转暖的时候到海里和河里去浸泡。艰苦的劳动把我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我觉得我的纤细的情感和我的细嫩的皮肤一块儿蜕掉了。
四哥还关照我要有一间办公室。我要“办公”,可土屋里连一张桌子也没有。拐子四哥不忍心这样,就动手用土为我筑了一张写字台。他是完全根据记忆,照着那个老厂长的写字台的模样筑出来的。当这座泥巴写字台干了以后,他就找了一些水泥袋纸把它糊了一遍。看上去这张写字台蛮好,沉重而硕大。有了它,我就真的自觉不自觉地坐着办起“公”来。
深夜,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坐在这张写字台前,捻亮一盏罩子灯。不过,我一个字也没写。我脑子里过去曾装满了一些字和词,它们在短短的时间里都被我弄得一片模糊。我脑子里这会儿最清晰的只有绿色的葡萄树。
春天就要消逝了,风沙渐渐减弱。葡萄树下有野花开出来,紫的,红的,粉的,甚至是蓝色的花,黑色的花,一株株开放着。蝴蝶来了,蜜蜂来了,这儿的真正的春天倒是这样迟缓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留心地看着四周,叫着它们的名字:裂叶牵牛、石香薷、青杞画眉草……
葡萄园被修整一新。葡萄树缺苗断垄处,新栽上了小小的葡萄树。
我们买来了肥料,买来了小推车。我们正一点儿一点儿地把一个苟延残喘的园子抢救过来。我们想让它在第一个春天里就焕然一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细的脖颈与高高鼓起的额头、还有些寒冷的初春时节与单薄破旧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些反差突显了小鼓额的坚强。
B.晚饭后,两个孩子对斑虎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们性情迥异,鼓额讨厌狗的亲昵,也排斥新环境,而肖明子则显得机灵随和。
C.从刚来时的小心紧张、感到陌生,到后来释放天性,和肖明子一起劳动,厮打玩耍,小鼓额的变化让“我”感到愉快。
D.童年时“我”对未来充满憧憬,成年后却历经沧桑,梦想成空,“我”由年少的狂妄自负变得宽容,文章借此表达了忏悔之意。
7.关于“我”被太阳晒得蜕皮到深夜难以入眠的这几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暴晒、满身沙土、无法洗澡、土屋当办公室等情节写出了当时生活的艰苦。
B.写四哥用泥巴筑写字台,是为了突出四哥的技艺高超和“我”对写字台的喜爱。
C.“我”有办公室和写字台,并自觉不自觉地办公,点明了“我”文化人的身份。
D.脑子里模糊的字词与清晰的葡萄树形成对比,突出葡萄树在“我”心中的地位。
8.文章为什么以“小鼓额”为题目?请简要分析。(4分)
          
          
9.“眼前的葡萄园”和“童年的一棵树”遥相呼应,是“我”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物象,请简要分析它们在文中的内涵。(6分)
          
 
答案:
6.【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突显了小鼓额的坚强”错,是凸显小鼓额的可怜;B项 “鼓额讨厌狗的亲昵,也排斥新环境”错,根据原文“鼓额有些胆怯”不能得出她“讨厌狗”以及“排斥新环境”的结论;D项“表达了忏悔之意”错,表达的是对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成长的感慨。另“历经沧桑”也不准确,原文是“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应改为“经历磨难”。    
7.【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段落内容与作用的能力。B项“是为了突出四哥的技艺高超和‘我’对写字台的喜爱”错误,应该是为了表现四哥对‘我’的关心以及‘我’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态度。
8.【答案】①“小鼓额”是推动情节的重要人物,她的到来及在这里生活是第一部分的主要情节,第二部分“我”的童年回忆也是由“小鼓额”引起的。②“小鼓额”与肖明子嬉闹玩耍的情节两次出现,起到勾连现实与回忆的作用。③“小鼓额”引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缅怀、对少时追求的感慨,她对待劳动与生活的态度启发“我”积极面对生活的磨难。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小说或以人物为题(《窦娥冤》),或以事(景)物为题(《项链》),或以事件为题(《西游记》),或以背景为题(《祝福》),或以感悟(主旨)为题(《活着》)。标题作用主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分析,同时要关注艺术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本文中“小鼓额”作为重要人物出现,作用主要体现在情节和主题两方面。情节上,第一部分主要情节是写小鼓额的到来,也正是她的到来引发了第二部分我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所以起到推动情节,勾连现实与回忆的作用;主题上,“小鼓额”和肖明子的到来引发了我对童年的缅怀和感慨,她对待劳动和生活的态度鼓励我积极面对当下的困难,看到生命的生机和活力,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评分细则】共4分,一点2分。情节作用两点,任意答出一点给2分;主题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童年的一棵树”是一棵李子树,见证了“我”充满幻想的童年生活和狂妄自负的少时梦想,是“我”成长进步的源泉;②“眼前的葡萄园”不仅是“我”当前生活的场景,还是当前艰苦平凡、团结奋斗的生活状态(或:代表了在艰苦平凡的生活中团结奋斗的精神),更是未来美好生活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物象的内涵的能力。作者既回忆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又描绘了当前在葡萄园的劳动生活。我们可以发现童年时光与当前劳动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童年时的纯真、幻想和憧憬为作者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这种热爱和向往在当前劳动生活中得到了延续和体现,使得作者即使在艰辛与挑战中也能找到乐趣和满足感。同时,当前劳动生活中的团结与奋斗精神也与童年时的无畏与梦想相呼应。作者在葡萄园中与同伴们共同劳作、嬉戏,并努力抢救苟延残喘的园子,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童年时那种勇敢追求梦想的延续。因此,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评分细则】共6分,一点3分。每点中,一个内涵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阿成《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南《戏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浩《蹲在鸡舍里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文轩《口吃的毛姆》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言《翱翔》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塞尔·埃梅《侏儒》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华《消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巍《归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沧桑《铁煏弄孵出的爱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帕特丽夏·S·雷《一枚硬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脱粒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麻果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铁生《设计来世》阅读练习及答案
靳以《群鸦》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定西笔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明威《乐在追逐》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蛰《黄昏》阅读练习及答案
巴金《憩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广田《冷水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秦岭记(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茧》阅读练习及答案
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父亲与茶》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通往一家人去的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翎《英雄老去》阅读练习及答案
罗歇·格勒尼埃《晚境》阅读练习及答案
庐隐《秋风秋雨愁煞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朔《潼关之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瀛洲思絮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橘颂》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家张炜简介
张炜《海边的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张炜《木车的激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蓑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绿色遥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烟叶》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紫色眉豆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2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