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24年秋季开始,七年级语文全面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不以单篇课文或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根据任务来设课,以任务为导向,减少老师灌输式的教,减少刷题,多匀出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老师要由讲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背后强调了语文老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设计感”。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继续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最新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专题学习”“整本书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活动探究”等多种语文学习任务,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一)新教材篇目调整变化
单 元 |
内容调整 |
第一单元 |
1.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改为】《列夫·托尔斯泰》
2.写作由“写出人物精神”【改为】“写出人物特点” |
第二单元 |
1.课文无调整。
2.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改为】专题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
第三单元 |
1.第11课 《老王》【改为】《山地回忆》
2.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改为】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做笔记 |
第四单元 |
1.【删去】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两课;
2.【增加】《有为有不为》《青春之光》;
3.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改为】专题学习《我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
第五单元 |
1.第19课《一棵小桃树》【改为】《井冈翠竹》
2.写作由“文从字顺”【改为】“语言要简明”
3.【新增】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第六单元 |
1.单元整体改为“活动探究”单元
2.任务一:阅读与探讨
《伟大的悲剧》【改为】《“蛟龙”探海》
3.【增加】任务二:搜集与整理;任务三:表达与呈现
4.【删除】写作: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
(二)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是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组元。《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结合百年时代变迁,高度评价邓稼先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表达深切怀念之情。臧克家的《说和做》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的一篇人物速写,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与眼睛的描写,展现了伟人思想的深邃和灵魂的伟大。《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司马光通过讲述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写作由“写出人物的精神”改为“写出人物特点”,引导我们从外到内观察和描写人物。“阅读综合实践”侧重训练评价人物,梳理写人方法,体会长句与短句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
第二单元由“家国情怀”主题内容构成。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老山界》记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赞扬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念和对国土沦丧的悲痛愤慨。《木兰诗》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古代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本单元写作“学习抒情”,引导我们了解抒情的方法,体会不同的抒情效果,学习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法。专题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从招牌、对联、短视频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阅读综合实践”侧重训练讲述爱国故事、学习做批注、品析修辞手法三个方面。
第三单元是以“平凡人物”为主题编写的,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回忆关于保姆长妈妈的一些往事,表现了她粗俗愚昧又仁厚慈爱的特点,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山地回忆》描绘了一段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深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美好与纯真。《台阶》讲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自尊要强、吃苦耐劳、老实本分、坚韧不拔的农民形象。《卖油翁》通过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本单元写作以“抓住细节”为主题,要求同学们学会观察和描写细节,运用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表达情感。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要求运用“圈点、批注、做笔记”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综合实践”侧重训练概括评价人物、梳理“曲折”故事、品味精炼词语三个方面。
第四单元以“中华美德”为主题编写。《驿路梨花》讲述了一个小茅屋的故事,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青春之光》生动讲述了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心系群众、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闪光事迹。季羡林在《有为有不为亲》一文中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做人的道理,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明辨是非,行善去恶,坚守正道。刘禹锡的《陋室铭》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周敦颐的《爱莲说》借对莲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写作“怎样选材”,我们将在这里学习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处理材料的方法。专题学习以“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为主题,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阅读综合实践”侧重训练梳理概括中华传统美德、分析并学习引用名言佳句、精读和略读三个方面。
第五单元以“观照自然”为专题内容,袁鹰的《井冈翠竹》通过对井冈翠竹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对革命精神的敬意和追求,也表达了对新时代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期许和呼吁。《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花的繁盛与不幸,表达了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表现了自己对人生选择的思索。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写作“语言要简明”,引导我们写作时注重语言的修改和锤炼,表达简练明白。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同学们通过阅读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名著,得到思想的熏陶和人生启迪。“阅读综合实践”侧重训练分析托物言志、体会整句与散句的表达效果两个方面。
第六单元是以“科学探索”为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探讨,理解科学精神;任务二:搜集与整理,了解科学成就;任务三:表达与呈现,创作科幻故事。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展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蛟龙”探海》讲述了人类海洋深潜探索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带上她的眼睛》叙述地航飞船“落日六号”探险被困地心的故事,于科幻中结合现实,表现了女领航员的坚强乐观品质。《活板》说明古代印刷术,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总之,针对七年级下册课文,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教材来落实课标,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目标要求 |
知识能力目标 |
1.字词积累。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2.精读与略读。学会精读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品味含义和表达的妙处。学会略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分析重要段落和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4.文学常识。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掌握常见的文学体裁和表现手法。
5.写作基础。能抓住特点、突出细节写好人物,学会不同的抒情方式,学会选材,语言简明。
6.古诗词和文言文。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词。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句式,能翻译一般的文言文。
7.培养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
人文素质目标 |
1.了解杰出人物的事迹、成就,感受其品格、气质,学习其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
2.关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理解独特形式的作用。
3.学习精读的方法:抓关键语句段落法、字斟句酌法、细节品读法、材料补充法,揣摩表情达意的妙处,理解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4.关注单元整体,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提炼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人物类文章写作的能力。 |
德育目标 |
1.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
四、教学措施
1、课内阅读,以学生读写为主,施行开放性课堂、注重教师课堂理答行为。以教材为载体,秉承“法、事、情、人”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懂写作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品质熏陶。以学生自主学习、疑难解答为主,注重检查过关保证学习质量。
2、整本书阅读,扎实做好整本书阅读,建立“阅读卡”,每人张贴壁橱之后,装进一个名著阅读档案夹。通过 “阅读卡”,对学生进行阅读专题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作答的能力,并对起点水平较低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开展班队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等多种途径,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量。
3、写作训练,倡导“个性作文”,根据课本写作要求总共安排8次大作文的集中训练,结合日记、随笔、小的读写训练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基本要求如下: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抒情,抓住细节,学会选材,语言简明,学习想象。将写作要求与诀窍穿插到这每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练笔训练,尤其注意培养起点水平较低学生的写话兴趣。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第1周 |
2月17日-21日 |
开学第一课
1.《邓稼先》
2.《说和做》 |
|
第2周 |
2月24日-28日 |
3.《列夫﹒托尔斯泰》
4.《孙权劝学》
阅读综合实践 |
|
第3周 |
3月3日-7日 |
写作:写出人物特点
第一单元测试、讲评 |
中秋节 |
第4周 |
3月10日-14日 |
5 .《黄河颂》
6.《老山界》
7.《谁是最可爱的人》 |
|
第5周 |
3月17日-21日 |
8《土地的誓言》
9.《木兰诗》
阅读综合实践 |
国庆假期 |
第6周 |
3月24日-28日 |
写作:学习抒情
专题学习活动:我的语文生活
第二单元测试、讲评 |
|
第7周 |
3月31日-4月3日 |
10.《阿长与<山海经>》
11.《山地回忆》
12.《台阶》 |
清明假期 |
第8周 |
4月7日-11日 |
13.《卖油翁》
课外古诗词诵读
写作:抓住细节
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 |
|
第9周 |
4月14日-18日 |
阅读综合实践
第三单元测试、讲评;期中复习 |
|
第10周 |
4月21日-25日 |
期中测试 |
期中测试 |
第11周 |
4月28日-30日 |
14.《驿路梨花》
15《青春之光》
16《有为有不为》 |
五一假期 |
第12周 |
5月6日-9日 |
17.《陋室铭》《爱莲说》
写作:怎样选材
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阅读综合实践 |
|
第13周 |
5月12日-16日 |
第四单元测试、讲评
18.《井冈翠竹》
19.《紫藤萝瀑布》
1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
|
第14周 |
5月19日-23日 |
20. 《古代诗歌五首》
写作:语言要简明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综合实践 |
|
第15周 |
5月26日-30日 |
第五单元测试、讲评
21.《太空一日》
22.《“蛟龙”探海》 |
|
第16周 |
6月3日-6日 |
23.《带上她的眼睛》
24.《活板》
课外古诗词诵读 |
端午节假期 |
第17周 |
6月9日-13日 |
任务二:搜集与整理
任务三:表达与呈现
第六单元测试、讲评 |
|
第18周 |
6月16日-20日 |
期末复习—积累运用与古诗文 |
|
第19周 |
6月23日-27日 |
期末复习—阅读与作文 |
|
第20周 |
6月30日-7月4日 |
期末综合测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