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5-03-10 |
延庆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测试卷
高三语文 2025.02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学样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植根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多样化文学体裁之中。其内容并不止于简单的客观景物描写,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诗性呈现,以及对生态关系的哲性思考,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古至今,无数蕴含着生态元素的经典作品,展现出写作者对于理想生态环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感知外在自然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传达。写作者将山川湖海、草木鸟兽化作纸上形象灵动的文字,或抒发心中情志,或传达怀抱幽思,或寄寓人生慨叹,或展现文人风骨。陶渊明笔下的渔夫误入桃花源,得见一方与世隔绝的净土,其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居民风气淳朴,怡然自乐,活画出他向往的理想社会。中国的文人们在山水之间吟唱,既赞颂自然之美,又托物寄情,探索内心世界,情与景的交融赋予文学作品生命力和感染力,蕴含着独属于中国文化审美的绿色浪漫。
在学术语境中,关注生态是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不仅源于自然环境是文学表达的基础素材,也源于文学自身所蕴含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反映出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生态哲学论和生态伦理观相呼应。中国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态平衡的维护,都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在这一视角下,生态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展现,这也赋予生态文学使命感,促使其以艺术形式激发人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对非人类生命体权利的尊重,推动生态文明的纵深发展。
生态文学不只满足于宏观解读环境议题,还通过深入探讨特定地域所呈现出的生态 景观,以及解读当地独有的社会文化,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地方感。这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学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 “地方感”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展现的是人在心理维度上对“地方”的主观感受,体现出人对“地方”的情 | |
标题: |
2025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文件大小: |
24K |
文件格式: |
zip |
作者: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