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阿来《血脉》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阿来  上传者:tomacc  日期:25-06-28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血脉   阿来
我的故乡行政上属:于四川,习俗及心理属于西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山间村落。这个村落就是我的故乡。
但不是爷爷的故乡。
爷爷是汉族人。
我是这个汉族爷爷的藏族孙子。
我是一九五○年出生的。出生时我的名字叫多吉,这是一个常见的藏族男孩或男人的名字。那时,我还没有汉名。我出生的这一年,川西藏区解放。
在隔村子十多里的刷经寺,成师成团的解放军在那里聚集。爷爷在面对解放军后勤部长接二连三针对他身份的问话时,也只是伸伸长脖子,咽了口口水,没有说话。部长以为爷爷是一位不会汉语的藏族老头。
一次,通司译错了后勤部首长的指令,支前队本该往东却往西,走了一天一夜,爷爷才用生涩的汉语对领头的人说,他们走错了方向。领队的人这才知道爷爷是汉人,才没有把三门迫击炮和几百发炮弹送给敌方,回到基地,爷爷得到好大一张奖状。
那些事情都发生在我出生那年。村里人才说:那个人是我们的人了。“那个人”就是我爷爷,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有一天,他像是从天上落下来一样在村子的小广场上突然出现。起初人们以为他是个哑巴,两年后,爷爷突然开口,用的就是村子里人们通用的藏族乡音。经年累月后,爷爷已经无法流畅地用汉语来思维和表达。之后,他和出身藏族的奶奶生下父亲,父亲和母亲又生下我,他都没有再离开过这个村子。穿着当地人的衣服,说着当地人的语言,吃着一样的粮食。
过一年,草原上的仗已经打完了。隔我们村十多里的刷经寺已经变成了一个新镇子。去过刷经寺镇的人回来说,政府就要派人来到村子里建一所学校,而且是汉文学校。爷爷兴奋得搓着手指说:“那真是太好了。”这是确切的消息,村里已经在替未来的学校寻找地方了。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议论上学的事情。爷爷摸摸我的头:“该给他取个名字了。”
“多吉不是有名字吗?”
“可是多吉没有汉族名字。”听到爷爷这么说,父亲就不再言语了。于是,爷爷就把身子转向我,他慈祥的目光顷刻间就变得十分严厉了:“听着,我要叫你的汉族名字了。你上学的名字,亚伟。”
爷爷还会拦住人家说:“我家亚伟要上学了。”
“亚——伟——是谁?”“你说谁要上学?”
爷爷只好屈服:“就是多吉。我给他取一个汉族名字,要上汉文学校。”
在我们的期盼中,学校的老师终于来了。
她对我们笑笑。她说:“孩子们,你们好!”她肯定在哪里速成了两句藏语。
爷爷过来,把手在衣服上反复蹭过,才伸出来,一个劲叫先生,先生。先生说:“叫教师,叫同志,老乡。”“对,对!”爷爷说,“老师同志,我不是老乡,我是汉人!”老师可能正想怎么就把速成的藏语学得这么流利。爷爷一说自己是汉人,她才醒悟过来,自己和这个老乡在用汉语寒暄。老师戴一顶军帽在村里四处走动。对每一个遇见的人点头微笑,用半生半熟的速成藏话。
开学了!太阳从村子上空升起来,驱散了初秋的迷蒙雾气。我是村里唯一有大人相伴上学的孩子。所以,其他孩子就向我大声起哄。爷爷的手紧抓着我的肩头,甩也甩不开。爷爷的脸上露出前所未有的开心的笑容。我们到门口了。阳光仿佛一匹缎子做成的门帘在门上闪闪发光,那后面就是以后我的许多日子,一个接着一个。
有一天,老师向我招一招手,我立即就穿过阳光飞奔过去。
“我是要走了。”老师垂下了眼睑。她问我:“愿意去一个名叫成都的地方吗?”我点头。她就说那是她的故乡。她说着那里的一切,泪水就流下来了。
后来,我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离开。学习研究的都是藏文化,历史,文学,等等等等。我是大都市中的知识分子,少数民族知识分子。
现在我去了西藏。机窗下面,逶迤的群山皱褶中有一个小山村是我的故乡。那里,一个孤独的、骄傲的人已经死了。
飞机下降时,血往上涌。我把头顶在前一排的椅背上。低低地叫了一声:“爷爷。”
我问过父亲爷爷在医院住了多久。父亲说有四个月。“他的汉话真正讲得好了。”
“我有专门写给他的信。用汉字写的。”
“他看的。后来,眼睛不行了,他就把信吃到肚子里去,但他从来不说什么。”
现在我只能在心里暗叫一声:“爷爷!”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来到村子后两年,爷爷能够用通用的藏族乡音和村里人交流,说明他已经成了真正的村里人。
B.老师向“我”招手,我立即飞奔过去,这一动作既符合孩子的天性,也说明我与老师的亲近。
C.文中多次提及“故乡”,但爷爷、“我”以及老师等不同个体对“故乡”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
D.小说结尾,我只能在心里暗叫爷爷,表现了爷爷去世后我的悲痛与怀念之情,也含有一丝愧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将“我”的出生年份具体到“一九五○”,使后文爷爷给队伍指路、村里建汉文学校等情节具有合理性。
B.“他像是从天上落下来一样”,这一夸张的表达写出了村里人对爷爷这个外乡人突然出现在村子里的诧异。
C.“把手在衣服上反复蹭过,才伸出来”,“蹭”这一动作细节反映了爷爷面对老师时源于身份产生的自卑。
D.“太阳从村子上空升起来,驱散了初秋的迷蒙雾气”,以环境描写烘托爷爷送“我”上学时心情的愉悦。
8.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孤独”和“骄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评价阿来作品“有着汉藏民族血脉相融的印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6.A
7.C
8.(1)孤独:爷爷给“我”取汉名,送“我”去汉文学校,但是却得不到理解,他在村中无法实用汉语交流,无法取得自己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倍感孤独。(2)骄傲:为能传承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如送“我”去读汉语学校)而骄傲。(“孤独”和“骄傲”的理解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两族通婚,汉藏血脉相融。②“我”同时拥有藏名和汉名,汉藏两族身份的交叠。③“我”作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到成都研究藏文化、历史、文学等,让汉藏民族文化交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阿来《永远的嘎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古老的开犁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抚摸蔚蓝面庞》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脱粒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大金川上看梨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阿来《斯炯》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十八月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上海市春考题)
阿来《第七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莫格德哇行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云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一起去看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阿来《界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秤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大金川上看梨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水电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山地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十二背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大地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舌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央金归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蘑菇圈》《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马车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攀登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云中村》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蘑菇圈》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简介
阿来《槐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2219号